色彩风格

青年干警“AB岗”故事汇第二期|李微:跨界锤炼 融合新章

【字号:    】        时间:2025-07-04      

  实施青年干警“AB岗”制度是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党组落实“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锻造复合型检察人才的一项务实举措。青年干警在“角色转换”中突破能力边界,在“换位思考”中深化专业理解,于不同岗位上淬炼履职担当的硬核本领。院政治部特推出本专栏汇青年奋斗故事,展昂扬向上风采,期待这些生动实践,激发更多青年干警在岗位交流中互学互鉴、互促共进,以多元视角厚植检察情怀,练就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过硬本领,为新时代江汉检察事业注入蓬勃不息的青春力量。

  本期刊载重大犯罪检察部李微“AB岗”故事。 

跨界锤炼 融合新章 

  时光荏苒,我参与AB岗锻炼已数月有余。作为一名重大犯罪检察部的检察官助理,我在A岗刑事检察岗位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接触B岗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深入参与了行刑反向衔接与公益诉讼业务。这段跨界历练,深化了我对“四大检察”的理解,显著提升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角色转换:跨越刑民的思维壁垒


  刑事检察工作以事实证据为核心,强调规范性与精确性。转至民事行政检察岗位后,工作重心从刑事诉讼的“对抗性”转向法律监督与纠纷化解。工作模式也随之转变:从“大控方”协作转为依职权独立调查取证,再到监督履职、推动问题解决的“秩序矫正器”与“权益保障者”。 

  这要求我突破刑事办案惯性,避免控方思维,掌握民行检察特有的调查核实权运用、谦抑性原则以及“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闭环治理:行刑反向衔接的实践探索


  在协助办理公诉案件时,会对部分案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然而,免刑不等于免责,刑事与行政之间不应存在“真空地带”。根据最高检《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我院积极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 

  在民事行政与公益诉讼检察部李琳主任和检察官助理田师园的帮助与指导下,我系统学习了行刑衔接案件的操作流程:从系统移转、事实审查、把握“可处罚性”,到撰写《检察建议书》,以及与行政机关沟通文书送达与落实。确保案件处理形成闭环,强化行刑法律执行的关联性,是检察人员的应尽之责。 

公益守护:多维视角下的融合履职


  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职责的生动实践,从生态环境到食药安全,每个案件都关乎民生福祉。 

  近期,我参与了一起区城管局咨询的无证经营液化气案件讨论。面对涉案金额不足刑责、证据固定难、居民担忧等困境,李琳主任和李红梅检察官深入剖析了案件走向,重点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可能面临的挑战。这次跨部门讨论让我深刻体会到,公益诉讼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更考验跨部门协作和社会调查能力。 

  AB岗的交替锻炼,让我在刑民检察的碰撞中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刑事检察的严谨逻辑,提升了我在民行案件中对证据规范性和链条完整性的要求;民行检察的多元思维,促使我在刑事办案中更关注法律效果的延伸。青年干警的成长不能囿于“一亩三分地”,必须在复杂多元的实践中锻造综合能力。面对新时代更高要求,我们既要成为专业领域的“精兵”,也要争做跨界的“多面手”。我将继续在AB岗融合中深化探索,努力实现“1+1>2”的效能,为我院“四大检察”融合发展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