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七楼会议室内思维涌动。“闻道”书社新年第一讲《DeepSeek赋能检察工作》正式开讲,一场关于“数智检察”赋能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培训活动热烈开启。活动特邀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柯曾勇、政法产品总监严锐等参加并授课。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罡等全体院领导、中层干部、各部门干警代表5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伊始,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肖阳与技术干警杨池莹化身“科技引航员”。他们结合实践操作为大家生动介绍DeepSeek以及豆包、Kimi智能助手等大语言模型的特色、核心功能及使用技巧,重点讲解其在法律法规检索、类案比对、公文辅助等检察实务中的应用场景。
随后,武汉烽火科技政法产品总监严锐走上讲台。他的讲解从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脉络切入,从AI检察官助手创建讲到大模型技术在检察业务的应用方向,再结合案例深入介绍了DeepSeek在检察业务场景落地应用的探索。从法律文书自动生成到案件审查辅助,从案件线索挖掘到证据分析,每一种功能都精准锚定一线办案干警日常办案所需,每一个场景都深切契合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为检察干警勾勒出一幅未来可期的高效智能应用蓝图。
互动环节,四五只手迅速举起。“智能助手能快速筛选出相似案例,这对案件办理的参考价值极大。但在一些复杂案件中,它对法律关系的分析还不够精准,该如何解决呢?”大家围绕如何更好实现司法公正、提升检察工作质效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使用AI智能助手的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应用的设想。此起彼伏的发言声在会议室激荡碰撞,专属于江汉检察人的科技沙龙里灵感飞扬。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推动‘智慧检务’的重要引擎,是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助推器’、强化法律监督能力的‘倍增器’、拓展法律监督领域的‘探照灯’。”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崔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深刻认识DeepSeek赋能检察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思维上紧跟人工智能的步伐,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把握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技巧,灵活运用,提升工作质效;要进一步加强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大对大数据模型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力度,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提升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在积极拥抱科技变革的同时,也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项技术应用都安全、规范、可控。
培训中,“要注重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渐渐成为参会人员的共识。江汉区检察院将持续创造条件,鼓励干警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升科技素养和应用能力,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实践,真正做到会用、善用人工智能,为检察工作注入创新活力。
“闻道”首讲活动在院政治部副主任赵海涛的主持下圆满结束。会后,干警们三两成群地交流着培训收获,眼神中充满对智能办案的期待。在科技赋能的新征程上,江汉区检察院正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