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青年干警成长“导师制”故事汇第三期|从“雾里探花”到“初窥门径”

【字号:    】        时间:2025-07-22      

  实施青年干警成长“导师制”是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党组落实“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加快青年干警成长成才的一项务实举措。资深检察人员以“引路人”之责,倾囊相授办案智慧与技巧;青年干警以“求知者”之姿,在司法实践中锤炼能力与担当。院政治部特推出本专栏汇青年成长故事,展江检育人风采,期待这些饱含温度的故事,能激励更多青年干警在榜样感染下坚定信仰、精进业务、勇担重任,共同续写新时代江汉检察事业的新篇章。 

  本期刊载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史有容成长故事 

“雾里探花”到“初窥门径” 

  犹记去年,作为从校园进入检察机关的一名财务“新兵”,面对海量的报表、繁琐的程序,我心中交织着期待与忐忑。幸运的是,我院深入实施的青年干警成长“导师制”,为我点亮了前行的灯。在我的导师——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邓菲的悉心帮带下,一年的淬炼,让我实现了从“雾里探花”到“初窥门径”的蜕变。 

政治铸魂:让“钱袋子”厚载司法使命


  “做好财务工作,首先要把政治建设、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这是刚入职时,导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并时常督导我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检察工作的有关要求。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在导师引导下,我学会了将政治理论与财务实践紧密结合:如何确保每一分预算编制都服务于检察中心工作?如何让财务资源配置精准呼应检察履职办案需求?这份政治引领,让我在票据与数字间,清晰地看到了服务检察事业的价值坐标。 

业务淬炼:精打细算,赋能检察主业


  刚接触财务工作,纷繁复杂的流程曾让我手足无措。“先立规矩,再精业务,磨刀不误砍柴工”。导师带着我逐条研读省市院下发的各项财务政策法规,打牢预算编制、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等制度基础。 

  严谨是生命线,财务工作容不得丝毫差错。导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看似重复的票据核对、账务处理,背后是守护公共资金安全的责任。我学会了建立清晰的工作台账,一丝不苟地梳理每一笔资金流向。 

  思考才出效能,从埋头苦干到主动思考。我开始探索预算编制与决算审核的关联,分析会计核算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尝试用创新思维优化流程、突破瓶颈。 

  沟通的艺术至关重要。 财务审核常遇不解“流程太繁琐了吧?” 导师教会我:解释比规定更重要。要用干警听得懂的语言,说明程序背后的风险防控意义,让大家理解——我们不是“卡”关者,而是共同守护检察“钱袋子”安全的伙伴。 

作风养成:铁规钢纪塑“精打细算”


  导师的“严管厚爱”让我受益良多。工作出色时,她不吝肯定;发现疏漏,则及时提醒,让我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精进”。更珍贵的是导师以身作则的示范:节约每一张纸、衡量每一笔开支的必要性、审慎判断采购价格的合理性……这些日常细节,无声地传递着清正廉洁、勤俭务实的职业精魂,为我树立了生动的榜样。 

  导师的关怀还延伸到了八小时之外。她关心我的生活状态,积极为各类难题支招;更着眼长远,鼓励我养成运动习惯强健体魄,坚持学习提升素养。这份全方位的温暖,让我在异乡感受到“家”的归属感,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在江汉检察真正扎下根、稳得住。 

  青蓝共济,薪火不息。 回望“导师制”滋养下的成长,褪去青涩,我更深切领悟了“检察蓝”的分量。站在新起点,我将带着已燃起的点点星火,继续精进,以财务人的严谨与担当,为江汉检察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